什么是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一种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,主要功能包括维持妊娠黄体功能、促进胎儿发育及调节母体免疫耐受。其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妊娠诊断、异常妊娠监测及部分肿瘤标志物检测。
1、结构特征: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,其中α亚基与促黄体生成素、促卵泡激素等垂体激素结构相似,β亚基则具有特异性。这种特殊结构使其既能与促黄体生成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,又可通过检测β亚基实现精准的妊娠判断。
2、妊娠功能:
受精卵着床后24-48小时,滋养层细胞即开始分泌该激素。其通过刺激卵巢黄体持续分泌孕酮,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,为胚胎发育创造适宜环境。妊娠8-10周时分泌量达到峰值,可达10万单位/升以上。
3、诊断应用:
尿妊娠试纸通过检测β亚基判断妊娠,受精后7-10天即可检出。血清定量检测可辅助诊断异位妊娠,当48小时数值增幅低于66%时需警惕。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,妊娠16周时的异常升高具有提示价值。
4、异常关联:
葡萄胎患者血清浓度常超过10万单位/升,且持续上升。绒毛膜癌治疗后数值下降缓慢或反弹提示复发可能。部分肺癌、乳腺癌等非滋养层肿瘤也可出现异位分泌现象。
5、治疗用途:
临床使用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制剂可用于促排卵治疗,诱发卵泡最终成熟并触发排卵。在男性不育症中能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,促进精子发生。辅助生殖技术中常与尿促性素联合使用。
备孕期间可通过监测基础体温配合尿试纸检测排卵周期,妊娠后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。日常注意均衡摄入叶酸、铁剂等营养素,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需立即就医检测激素水平变化。定期产检中血清学筛查可及时发现染色体异常风险,35岁以上孕妇建议进行无创DNA检测。
作者:yunbaoer本文地址:http://yunbaoer.com/yun/118928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孕宝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