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淋菌性尿道炎需要做什么检查(如何治疗)

摘要: 非淋菌性尿道炎需进行病原体检测、尿液分析等检查,治疗以抗生素为主。主要检查方式有尿道分泌物涂片、核酸扩增试验、尿常规、药敏试验、尿道镜检查;治疗方法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、四环素类抗...

非淋菌性尿道炎需进行病原体检测、尿液分析等检查,治疗以抗生素为主。主要检查方式有尿道分泌物涂片、核酸扩增试验、尿常规、药敏试验、尿道镜检查;治疗方法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、四环素类抗生素、生活护理、伴侣同治、定期复查。


1、尿道分泌物涂片:


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尿道分泌物中的白细胞数量,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。该方法快速简便,但无法明确具体病原体类型,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诊。检查前应避免排尿至少1小时以提高检出率。


2、核酸扩增试验:


采用PCR技术检测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DNA片段,灵敏度达90%以上。该检查能准确区分淋球菌与非淋球菌感染,是确诊的金标准。取样时需用专用拭子深入尿道2-4厘米旋转取材。


3、尿常规检查:


检测尿液中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指标,辅助判断尿道炎症程度。晨起首次排尿的中段尿标本结果最准确。该检查可排除合并存在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,但无法替代病原学诊断。


4、药敏试验:


对培养出的支原体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,指导临床用药选择。常见测试药物包括阿奇霉素、多西环素、左氧氟沙星等。由于支原体培养周期需3-5天,通常先经验性用药再根据结果调整。


5、尿道镜检查:


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尿道黏膜病变情况,适用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者。可发现尿道狭窄、息肉等并发症,检查时可能需局部麻醉。急性炎症期应暂缓该检查以避免感染扩散。


治疗期间需每日清洗外阴并更换内裤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。建议选择纯棉透气内裤,保持会阴部干燥。治疗结束后1周需复查病原体,3个月内禁止无保护性行为。适当增加饮水促进排尿,可辅助食用蔓越莓等富含前花青素的食物。出现发热或腰痛需立即就诊排除上行感染。


浮窗式百度分享代码,请勿使用文字或图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