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怎么办 (三大妙招来教你)

摘要: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多与饮食结构、肠道发育不完善或排便习惯不良有关,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培养排便习惯、适当按摩缓解。母乳喂养需保证母亲饮食均衡,奶粉喂养可尝试低聚糖配方,6个月以上婴儿增加...

婴幼儿功能性便秘多与饮食结构、肠道发育不完善或排便习惯不良有关,可通过调整饮食、培养排便习惯、适当按摩缓解。母乳喂养需保证母亲饮食均衡,奶粉喂养可尝试低聚糖配方,6个月以上婴儿增加膳食纤维摄入。


1.饮食调整是改善功能性便秘的基础。母乳喂养的婴儿,母亲需减少高脂肪、辛辣食物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和全谷物比例。配方奶喂养可选择含低聚半乳糖、低聚果糖等益生元的奶粉,促进肠道菌群平衡。已添加辅食的婴儿,每日摄入10-15克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苹果泥、西梅泥、豌豆泥,同时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50毫升的水分摄入。


2.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对肠道功能发育至关重要。选择餐后30分钟内让婴儿坐便盆,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。采用正确姿势:双脚着地或垫小板凳,膝盖略高于臀部,减少排便阻力。每天固定时间进行5-10分钟排便训练,避免强迫行为,可配合"嗯嗯"语言提示形成条件反射。


3.腹部按摩能直接刺激肠蠕动。温暖双手后以脐部为中心,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按摩,力度以皮肤微微凹陷为宜。配合"ILU"按摩法:先沿右侧腹部画"I"形,再从左到右画倒"L",最后从右下腹到左上腹画"U"形。每次按摩5-8分钟,每日2-3次,喂奶后1小时进行效果最佳。严重时可采用自行车蹬腿运动:握住婴儿脚踝做屈伸动作,每次10-15个循环。


持续便秘超过1周或伴随呕吐、腹胀、血便需及时就医。多数功能性便秘通过科学干预可在2-4周改善,关键要避免滥用开塞露等刺激性通便剂,防止产生依赖性。记录每日排便情况有助于观察改善效果,注意区分真正的便秘与母乳喂养婴儿的正常攒肚现象。


浮窗式百度分享代码,请勿使用文字或图标